福建龙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http://fjltjsgc.com 福建龙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Thu, 24 Aug 2017 09:53:0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7.5 企业荣誉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企业资质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组织机构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公司简介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福建龙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4月,注册资本4188万元,位于上杭县临城镇城北村北环二路5号百科大厦6楼。目前,公司拥有各项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共70余人,公司现有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施工劳务不分等级。2016年取得福建省水利厅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证书,2020年11月以来企业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 、GB/T50430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成立以来,组建了一支拥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优秀团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质量安全体系。以“诚信经营、规范管理、严格施工、热情服务”为企业精神,实现企业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公司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业准则,以“过程精品、完善服务”为目标,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信誉第一、信守合同”为企业经营方针,确保建设项目实现建设单位预期的质量、进度、投资目标,争创优良精品工程,以开拓进取,不懈努力的进取精神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
福建省水利行业社团党建共建工作组与中共福建省闽江流域中心第一支部委员会开展廉政教育联合党日活动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815日,福建省水利行业社团党建共建工作组与中共福建省闽江流域中心第一支部委员会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30到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开展“以案明纪知敬畏 警示教育筑防线”为主题廉政教育联合党日活动。

1723794233498.jpg

参加活动人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丰富的警示教育影像资料学习共同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光辉历程,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和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以及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和经验。大家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过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促治,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和警示教育。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警示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意识,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进一步增强廉洁从业、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文字实录 | 住建部部长答记者问 回应房地产发展、城市更新、建筑业转型升级等社会热点问题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3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出席。


文字实录


图片


倪虹: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介绍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部,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住房城乡建设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情况:

第一,在住房和房地产方面,我们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万套,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第二,在城市工作方面,我们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超过9.3亿人生活在城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超过25万个,惠及4400多万户、约1.1亿人。

第三,在建筑业发展方面,我们深化建筑业改革,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努力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贡献。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1.6万亿元,增加值达到8.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性强是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制约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以夯实基础、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完善机制、体制、法治为重点,以让人民群众住上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为基点,统筹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项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系统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以务实行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下一步,我们主要有这些改革工作需要抓,也和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深刻领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二是在体系上,以政府为主满足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在制度上,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制度,为房地产转型发展夯实制度基础。四是在要素配置上,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仍处在调整期,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从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新期待看,房地产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因城施策,狠抓落实,就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建立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适应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坚持“先体检、后更新”,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更新要解决的重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第三,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坚持标准引领、科技赋能,以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一揽子基础性制度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

我先介绍这么多。下面,我们也很高兴回答媒体的问题。

图片

人民日报记者中央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上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请问,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接下来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倪虹:谢谢您的提问。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后,大家都很关注,我们也一直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这个问题请董建国副部长来回答。


图片


董建国: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涉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是党中央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已有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是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所以新模式的构建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我们和有关部门一道,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印发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第二,部署各地以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住房发展计划为抓手,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今年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通知后,各地陆续编制并公布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同时开展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第三,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指导地方选择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土地出让时就约定实行现房销售,结合实践制定配套政策。不少地方已经推出了一批现房销售项目,探索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

第四,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出项目“白名单”制度,以城市为单元、以项目为对象,给予合规项目融资支持,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从依赖主体信用向基于项目情况转变。

第五,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第六,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我们在立标准、抓样板上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还要在建体系、优服务上下功夫。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是协调发展的模式,是安全发展的模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总结前一段相关试点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加快改革完善商品房销售以及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以改革促制度创新、以改革促新模式构建、以改革促产业发展,坚决把党中央部署的这项任务落实好,努力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咱们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多次表示要让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所以我的问题是想问一下,下一步打造“好房子”有什么样的考虑和计划?谢谢。


倪虹:谢谢您的提问。“好房子”我相信大家都很关心,我本人也很关心,我也想住好房子。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建“好房子”?第二,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第三,我们怎么建设“好房子”?

第一,为什么要建“好房子”?首先,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那么人民的幸福怎么理解?其实最朴素的理解就是安居乐业。什么叫幸福?就是能安居乐业,这是最基本的,安居才能乐业,要安居,就是要住“好房子”,所以我想,这就是践行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要求我们做这件事情。其次,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我们国家的住房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刚才我在开场白中讲到,现在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功能、质量有了新期待。所以我想,在这样一个时候,我们就是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的建造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我们的房屋建设中去,引导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使我们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能够真正转型发展。可以说,党中央有要求,人民群众有期待,我们住建部门就要有行动。

第二,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好房子”也是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好房子”,甚至不同的面积、不同的价位,也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好房子”。归纳起来,我觉得有这么四个特征:

一是绿色,绿色就是让人们住得健康。在这方面,有这些维度和人们的“住”密切相关。比如,房间的高度、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的净度和房间的亮度,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的“好房子”就是让人能够感到舒适,这就需要把房子设计好、建造好,包括把门窗密封好,墙体隔音做好等。前一段住房城乡建设部征求人民群众对住房建设有什么要求,隔音是排在第一的,卫生间不串味儿是排在第二的,第三就是渗漏和开裂,建设“好房子”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低碳,低碳就是要为居民省钱,也为社会节能。怎么省钱呢?建筑领域有三个环节,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建造过程、全生命周期使用过程,要用能用碳。“好房子”要质量好、性能优、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全生命周期使用环节上能够更加节水、节电、节气、节能,既为居民在生活当中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又为社会节能降碳。

三是智能,就是让居民用得更方便。现在电动汽车数智化程度很高,已经成为移动的终端,我们认为“好房子”应该成为一个不动的更大智能终端,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说智能感应方面,能够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来调节温度、亮度、湿度、空气的净度。比如说智能控制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遥控、感应,做到“君子动口不动手”,对门窗、照明、空调、室厅、厨卫等设备方面实施智能控制。还有智能电器,比如说智能冰箱,将来会提醒你的食物短缺了、没鸡蛋了,下班路过超市买鸡蛋回家。食品到期了,再食用不安全了。所以我们在“好房子”建设中,为科技创新留出了一片天地。

四是安全,要让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一是房屋的本体安全,结构要牢固,抗震防灾。二是设施设备的使用要安全,在水、电、气、热和电梯等设备上安装一些传感器,有问题的时候能够报警。三是使用人的安全,通过智能物联能够发现家里有意外的情况,老人、小孩在家里能够得到安全的保护。

“好房子”的内涵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和不断丰富,所以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帮我们寻找和发掘,让我们大家一起推动建出更好的房子。

第三,“好房子”怎么建?这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应用场景,是个新产业,我认为,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赛道。它不仅会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方面,“好房子”要有好标准。我们要完善“好房子”的标准体系,全面提高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

第二方面,“好房子”需要好设计。我们将引导广大的设计师精心设计好每一栋房子,特别是让每一平方米都能够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第三方面,“好房子”需要好材料。我们将着力推动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

第四方面,“好房子”需要好建造。我们要强化科技赋能,推广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要像造好汽车一样造出“好房子”。

第五方面,“好房子”需要好服务。我们将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支持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

新房子我们要把它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我们也要结合城市更新,想办法把它改造成“好房子”。

有了“好房子”,我们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谢谢!

图片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非常重视城市更新工作,不少城市更新后,因为颜值和气质纷纷登上热搜。请问,在城市更新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谢谢。


倪虹: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阶段一个必然过程,现在我们既有建筑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建筑。所以说,如何保持这些既有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城市更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城市更新还需要规划、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改革。这项工作秦海翔副部长分管,请他来回答。

图片


秦海翔谢谢。大家确实非常关心实施城市更新的相关工作。因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这几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出政策、推试点、抓项目,指导各地扎实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这项工作应该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城市更新行动的几项主要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我们聚焦“为民、便民、安民”,通过抓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三个革命”,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9年以来,我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的老旧小区25.88万个,惠及了4434万户、约1.1亿居民。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我们共改造提升了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32.6万公里;加装电梯12.5万部,增设了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27万个;同步还实施建筑节能改造4.23亿平方米;增设停车位36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1.7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75.5万个;同时,我们还新增了一些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2800多万平方米。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我们坚持以“小切口”来改善“大民生”,不断加强群众身边的公园绿地、运动活动场地等建设,我们还建设了口袋公园4万多个、城市绿道10万多公里,我们还在6100个公园中开放共享了1.1万公顷草坪,为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提供了场所,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

第二,加快实施城市地下管线更新改造。这件事,关系到我们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升,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年,我们指导各地累计改造燃气、供水、污水等各类管线大约10万公里,同时结合改造,也实施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加装一些智能传感装置等科技手段,提升市政管线、桥梁等安全监测预警能力。这项工作的推进,既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也推动这些基础设施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让我们的城市更富韧性。

第三,积极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这是现代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我们加强统筹、加大工作力度,构建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城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建设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智慧。

当然,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任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我们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际,高质量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

在机制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现在进入存量更新时期,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推动存量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二是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建立健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特别是我们要把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的竞争力、承载力、安全性、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三是要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完善金融、财税、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城市更新的投融资模式。

在行动上,我们要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正像刚才倪部长介绍的,主要有几个重点:

一是继续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下力气解决好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等难题,今年我们的计划是,完成好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推动建设一批完整社区,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等更新改造。

二是持续推进城市的“里子”工程建设,主要是刚才讲的地下管线,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我们要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今年,力争改造各类老旧管线10万公里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桥梁、管廊等各类市政设施,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四是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今年我们要完成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的易涝积水点整治,同时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建立健全城市的水系、排水管网、周边江河湖海及水库的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谢谢!

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转型过程中,能否介绍一下在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董建国谢谢记者的提问。保交房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既是保障民生、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有利于稳定各方预期,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5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对保交房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对城市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的有关政策作了解读。会后,一系列稳市场政策措施出台,保交房工作有序推进,各地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

为了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各地进行了一次“大起底”,全面排查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锁定了按照合同约定应该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的396万套住房,作为保交房攻坚战的目标任务,我们紧锣密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国家层面,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落实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总体方案要求,联合出台政策文件,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政策培训,明确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的工作安排,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等问题,明确了司法支持举措。地方层面,各城市均已按照要求制定了本市的保交房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交付计划,并结合当地实际,逐个项目拿出处置方案;部分省份还制定了省级保交房攻坚战工作方案,明确攻坚目标和保障措施。

二是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建立了国家、省、城市三级协调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应进必进”白名单,商业银行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应贷必贷”给予融资支持。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按照审批程序通过了“白名单”项目5300多个,审批贷款金额近1.4万亿元,这些资金正在按照项目的工程进度陆续发放到位,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交付。

三是“一项目一策”做好分类处置。我们指导各地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银行一审计一法官”处置模式。这个模式在郑州首先试点探索,将向全国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保障项目建设交付;对于资不抵债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开发企业破产重组或清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清偿的顺位规定,优先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四是推进项目按时保质交付。保交房的目标就是要把符合交付条件的房子交到购房人手中。我们建立了全国保交房信息系统,每套交付任务都做到“一合同一户一身份证号一联系电话”对应,将工作目标落实到户、落实到购房人,交付一套、销号一套。同时,指导各地切实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交付项目具备入住条件,防止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另外,自然资源部也就保交房项目办证问题出台了配套文件,努力实现保交房项目不动产权证“应发尽发”。

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老百姓交了钱,就应该拿到房。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责任,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全力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谢谢!

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城市工作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决定,就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提出了要求,请问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倪虹:对于城市工作,请秦海翔副部长回答这个问题。

秦海翔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城市的建设发展,因为我们的城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正像刚才倪部长介绍的,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6.1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承载力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明显增强。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阶段,由过去的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的发展方式也由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了内涵提升,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在这些方面,党的二十大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将与有关方面一起抓好贯彻落实。

下一步举措主要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第二,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改革的重点要从过去着力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在过去“有没有”的阶段,我们主要是要加快建设,追求速度和规模;在现在“好不好”的阶段,我们抓好建设的同时,要着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也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第三,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建立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在规划方面,我们将适应优化存量、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的实际需要,健全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设计制度的改革;在建设方面,我们要研究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创新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机制;在治理方面,我们将强化系统思维,在统筹上下功夫,健全城市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的社会治理,提高基层服务管理能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谢谢!

图片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请问下一步如何具体抓好落实?谢谢!

倪虹:关于住房,一个是保障,一个是市场,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还要协调,关于怎么做,请董部长回答。

董建国:这位南方日报记者的提问是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是新市民、青年人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住房保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去年,国务院印发了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文件,将保障性住房分为配租型和配售型两大类,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们和有关部门一起,加强统筹谋划,指导各地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另一手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今年前7个月,全国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经开工和筹集235万套(间),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抓规划编制。保障性住房规划是住房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指导各地,从本地区经济能力、房地产市场状况和各类困难群体住房需求出发,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因地制宜编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把保障性住房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促进实现职住平衡。我们还总结推广有关城市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保障对象轮候库,并实行常态化申请受理,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具体需求。

第二,抓制度完善。国家层面已经印发了一系列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我们正在指导各地,根据国家顶层设计,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紧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标准、分配管理等具体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第三,抓项目建设。对列入今年计划建设的项目,落实好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尽早开展配租、配售,让群众早日实现入住。还要加强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做好明后年项目的前期工作,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同时,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积极推进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完成收购,及时配租、配售。

第四,抓“好房子”样板。可能有人认为,“好房子”是改善性住房、商品房追求的,保障性住房就可以质量低一些、配套差一些,这是个误解。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是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更应该建成“好房子”,这是政府应该做到、也应该做好的事情。目前,各地已经确定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示范项目,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开展“好房子”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方便。谢谢!

图片

中国建设报记者保护和传承城乡历史文化关系到城乡高质量发展。请问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目前有哪些进展?下一步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倪虹: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是我们的重要责任。一个城市、一个乡村,再高的楼、再新的建筑,都会被替代,只有历史是不能被替代的。这方面的保护工作怎么做,请秦海翔副部长回答。

秦海翔: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借此机会感谢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城市和乡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重要责任。这些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第一,构建了系统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格局。健全了国家、省、市县抓保护传承工作的三级管理体制,推动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向党委专题报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制度。各地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不断健全,保护传承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不断增强。

第二,建立了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国现在共有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镇312个、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划定了历史文化街区1200多片,认定了历史建筑6.72万处,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第三,营造了全社会共同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的良好氛围。全社会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重要价值认识日益深化,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了社会共识。这些年,我们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文脉春秋》《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记住乡愁》等大型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强大力量。

第四,开创了城乡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生动局面。我们在城乡建设中,变过去的“拆改留”为“留改拆”,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一批老街区、老胡同、老里弄,留住了原住民和“烟火气”。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组织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好历史文化底蕴,使城市更具特色、更有魅力。

做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事业。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注重统筹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保护与利用,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抓保护。我们将指导地方持续加强资源普查认定,把不同类型、不同历史时期、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名录,确保各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

第二,抓利用。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我们将持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鼓励地方更多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补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抓监督。坚决查处城乡建设中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对于保护不力的地方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纠正存在的问题,指导地方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抓基础。我们将全力推进制定和修订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标准研究和制定,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地方立法、出台地方标准,持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宣传工作,也希望媒体朋友们跟我们一起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谢谢!

图片

凤凰卫视记者从住宅、公园到学校的这种“小而美”项目,再到铁路、桥梁、机场这种大型的基建项目,我国建筑业近些年来的建造能力是在不断增强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面临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请问在加速提质升级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倪虹: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建筑业是我们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因为算支柱产业就要看你的增加值,国民经济分类中,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谁就是支柱产业,刚才我在开场时讲,我们建筑业是在7%左右,去年6.8%,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它也是个传统产业,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同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建厂房,要建设施,都需要建筑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建筑业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从“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转变,我们也擦亮了“中国建造”这个品牌。有这么几个代表性的亮点:

第一,国之重器。现在我们的造楼机、盾构机、架桥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都非常受欢迎。

第二,标志性建筑。比如,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世界顶尖水准的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冬奥会的冰丝带、雪如意等极具科技感和中国风的场馆集体亮相。2022年“中国施工队”参加了卡塔尔世界杯,8个场馆中4个是中国建的,而且冠军的场馆就是我们建的,所以我们的施工队是得了“冠军”的,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建造”的科技力量。

第三,我们的“走出去”,现在全世界190个国家都有我们承建的一些项目,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可以说,中国建筑企业的一批重大项目成为这些国家的标志性工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要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字技术、绿色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就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将在四个方面做工作:

第一,在改革目标上,我们将着力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建设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高品质好建筑、好房子。

第二,在方法和路径上,我们将以科技赋能来提高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在此基础上,统筹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带动建材、建筑设备、部品部件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维护。

第三,在制度和机制上,一方面我们将健全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另一方面重点改革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竣工验收等相关基础性制度。同时,我们将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一个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

第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重点打造一支专业敬业的人才队伍。我们将实施“建设英才”培养计划,创造空间、搭建舞台,成就培养勘察设计大师等领军人才,同时也培养好青年人才,让有志青年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施展才华,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我们还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工人,举办技能大赛,评选出一批“武状元”,同时多措并举,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我们有信心,让“中国建造”和“中国制造”一样享誉世界。谢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2024年7月31日)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工作中要做到:

——坚持全面转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协同转型。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坚持创新转型。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

——坚持安全转型。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妥善防范化解绿色转型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二、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各类空间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推进主体功能综合布局,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完善差异化政策。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系统谋划海洋开发利用,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和协同转型,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持续加大对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三、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三)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持续更新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五)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既有设施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老旧小散”设施。引导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上下游企业提高减碳能力。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科学分析、智能决策系统。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

四、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六)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5年逐步减少,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合理规划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所必需的调节性、支撑性煤电。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七)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八)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鼓励在气源可落实、气价可承受地区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建设智能电网,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五、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

(九)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国家铁路、公路、水运网络,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货运专用铁路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主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绿色集疏运比例,持续提高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比重。优化民航航路航线,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

(十)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地制宜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配送方式绿色智能转型。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十一)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六、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十二)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在城乡的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转型要求。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保护和修复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合理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强城乡气候韧性。推广绿色建造方式,优先选用绿色建材,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十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建立建筑能效等级制度。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发展清洁低碳供暖。

(十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推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

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十五)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高水平、高质量抓好节能工作,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探索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推广节能降碳“诊断+改造”模式,强化节能监察。

(十六)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水、粮食、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发展节水产业,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优化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提升海域空间利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加强低品位资源利用。

(十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八、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十八)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将绿色理念和节约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引导公众节约用水用电、反对铺张浪费、推广“光盘行动”、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解决噪声、油烟、恶臭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十九)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推行绿色制造、采用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回收利用资源,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标准规范,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完善能效、水效标识制度,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监管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认证机构。

(二十)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适时将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引导企业执行绿色采购指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节水器具、节能灶具、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售后服务保障。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

九、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二十一)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和预警机制,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着力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夯实绿色转型智力基础。

(二十二)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将绿色转型相关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重要支持方向,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新型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资助力度,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相关国家科技计划。

(二十三)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发挥创新对绿色转型的关键引领作用。开展多层次试点,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有利于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十、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

(二十四)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二十五)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探索建立差别化保险费率机制。

(二十六)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创新和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转型相关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二十七)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完善鼓励灵活性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价格机制,实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健全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政策,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完善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及特种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地方完善收费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激励机制。

(二十八)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完善交易制度规范及登记、出让、转让、抵押等配套制度,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制度,适时有序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二十九)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

十一、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

(三十)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三十一)加强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拓展多双边对话合作渠道,加强绿色发展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宣传中国绿色转型成效,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有关国家务实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鼓励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加强绿色技术合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外方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强绿色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足迹等规则方面衔接互认。

十二、组织实施

(三十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本地区本部门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结合实际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积极推进本领域绿色转型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科学开展考核,加强评价考核结果应用。重要情况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三十三)加强法治保障。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法典和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引导民事主体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机制。

]]>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以实际行动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践行者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全省上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福建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丰富、最为生动、最富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福建坚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改革的高度自觉,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福建见行动、见实效。

  深挖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留给福建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富矿”。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是福建发展最为重大而独特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带领干部群众率先打响摆脱贫困攻坚战,提出并大力推进数字福建、海洋经济强省、生态省建设和山海协作,总结推广“晋江经验”、科技特派员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筼筜湖治理、木兰溪治理、“餐桌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动双拥共建工作,积极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这些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蕴含着改革的战略魄力和远见卓识、创新的进取意识和实干精神,对福建改革发展弥足珍贵。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爱拼会赢,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福建的谆谆重托和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2014年11月到福建考察时,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2019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2021年3月到福建考察时,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并对深化医改、林改提出明确要求;等等。这些都为福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把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研究具体贯彻措施,常态化开展落实情况“回头看”,更好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福建的重大使命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党中央赋予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和重大改革试点。这是重大责任,也是重大机遇。我们大胆改、深入试,推动试点改革从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向系统协调、全面深化转变,一批探索先行的改革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化,有的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和政策,既为福建发展增添活力、注入动力,也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

  始终抓住主要矛盾,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深做实

  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把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强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以创新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健全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牵头制定科技特派员国家标准。抓好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职业教育改革、“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念好知、举、用、待、育“人才经”。

  弘扬“晋江经验”和“松绑”放权精神,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坚决贯彻“‘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部署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构建“1+N”政策体系,推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改革,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开放、政务、法治、社会环境,民营经济“七七七八九”贡献格局持续巩固拓展。弘扬“松绑”放权蕴含的强烈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强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福厦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授权事项清单。加快推动全省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稳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出台全国首份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规范性文件,成立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出台《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健全隐性壁垒线索发现、认定、处置全流程网上办理机制。优化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推进政务数据互联互享,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协调保护机制,构建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创新建立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机制,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飞行检查”。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树立“一盘棋”思想,出台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加快福州都市圈、厦漳泉一体化发展,形成福厦“一小时生活圈”、厦漳泉“半小时交通圈”。“闽宁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协作典范,援藏援疆工作保持全国前列,上海三明、广州龙岩对口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始终敢于先行先试,不断深化具有福建特点的改革,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

  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优势,在闽台融合、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方面改革上探路破题、勇于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落实特殊使命,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扎实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让广大台胞台企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聚焦拉近“生活圈”,率先发布并落实225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健全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两岸社会融合机制加快建立。聚焦拧紧“合作链”,建立闽台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清单,实行审批、要素、资金优先保障机制,高质量建设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两岸经济融合机制不断完善。聚焦画好“同心圆”,实施亲情乡情延续工程,打造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两岸民间交流品牌,两岸情感融合机制深化拓展。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发展,扎实推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台开放格局。扎实推进厦门综合改革试点,提升厦门与金门融合质效,促进全域融合发展。

  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全国首创举措275项、35项创新做法向全国推广,厦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持续扩大;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丝路海运”“丝路投资”“两国双园”“海丝中央法务区”等国际合作品牌加快打造;举办首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建立项目、人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新时代侨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坚实。

  打造美丽福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省战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丰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体系、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的39项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保持全国第一。聚焦接续答好“林改四问”,一体推进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等综合改革,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林票、林业碳票等创新成果纳入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以武夷山入选首批国家公园为契机,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福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深入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人民生活品质和改革获得感持续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推动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支持和保护三明探索创新,不断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相关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多次推广,三明市获批全国唯一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统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创双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深化“药价保”集成改革,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机制。探索全民健康管理新模式,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全省财政支出七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通过开展“点题整治”“点题协商”“小切口立法”等,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更好解决急难愁盼。就业、教育、养老托幼等领域改革不断推进,10年来全省城镇就业人数增加超500万人,失业率指标长期保持在控制目标内,集团化办学、“福见康养”、“长者食堂”、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等改革典型不断涌现。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机制,困难群体的兜底更有力、帮扶更暖心。

  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推广“近邻党建”模式,制定出台全国首部规范村规民约的地方性法规。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扎实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平安建设绩效考评稳居全国前列。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创新药品使用环节管理机制,持续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深化治理“餐桌污染”,守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改革方法论,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综合效能

  发挥党委在改革工作全局中纲举目张的统领作用,坚持把方向、谋大局,聚合力、促落实,扎实推动改革提质扩面增效。

  全面强化统筹领导,完善纵深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省委深改委统筹抓总、专项工作小组牵头协调、各地各部门协同落实的改革工作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强化省委深改委“议事”“协调”职能,省委深改委会议定期研究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明确由省领导领衔推进、协调落实重大改革事项,推动破解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难点堵点问题,促进改革工作质效提升。

  深入实施“三争”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征程,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引导推动党员干部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把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办法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做到敢打头阵、勇当先锋、争创一流。着力推动“三争”行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建立完善责任落实、用人导向、选树典型、宣传报道“四项机制”,连续两年开展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持续营造全省“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构建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立足改革全局加强整体谋划,出台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分领域部署实施重点改革任务,每年制定省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引导各部门明确改革责任,细化改革举措。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创新,推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绿色发展机制创新等领域集成改革试点,部署实施“一市一试点、一县一特色”专项改革,增强改革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福建改革味更浓、成色更足。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建立全省改革工作“四张清单”,即中央统一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赋予福建的国家级改革试点、省级层面谋划实施的特色改革项目、地方自主创新推出的改革试点探索,坚持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深落细落实。建立省委深改委会议常态化听取专项工作小组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机制,优化专项工作小组联络员会议制度,强化各专项工作小组抓改革落实职责。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开展改革专项督察,做细做实改革重点任务定期调度、跟踪督办、评估问效等工作,拉紧改革落实责任链条。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勇立潮头、勇当先锋的志向和气魄,扎实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7月3日第1版

]]>
重温峥嵘岁月,践行初心使命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抢险救灾,我们在行动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八条措施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日前,省人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八条措施》,着力提高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在急需紧缺工种发布上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措施》规定,各地要聚焦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发布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明确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改变以往各地只能在省级统一发布的紧缺职业工种基础上增加情形,使各地发布和动态调整的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更契合地方实际。

  进一步明确确定补贴性培训机构方式。《措施》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通过遴选、揭榜挂帅、评估推荐等方式,选择优质培训机构作为补贴性培训机构。

  按照证书类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过程管理的针对性。其中:合格证类培训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职业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和专项能力证书类培训,实行培训计划申报、证书核对、学员评价制度。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开展的行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过程监管,实行培训计划申报(含承诺)、证书核对制度。

  《措施》明确,线上培训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40%,并要求线上培训平台与福建省实名制职业培训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对线上培训平台的过程监管,确保线上培训规范化开展。(记者 蒋丰蔓)

]]>
学习强国:福建漳州:看东山的水,能有多“智慧”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流量、压力、水位、水质……5月27日,参加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的省市县党政“一把手”走进漳州市东山县智慧水务指挥调度中心。巨大的大数据屏幕上,红旗水库、自来水厂、泵站和输配管网等各个部位的运行情况一览无遗,一个个运行参数,一幅幅趋势曲线图、供水流向图,还有关键部位的视频监控画面,可自由切换随时查看。

  “通过数字水务系统,我们可以实现从水源地取水、水厂制水、管网输水、加压送水、用户用水等各个环节,全流程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东山水务公司总经理王舜添指着数字水务指挥中心大屏幕介绍道。

  在王舜添看来,智慧水务系统就像人的大脑,调动和支配一切。有了这一系统,哪家哪户漏水、忘关水龙头、水压不稳定等,都可以做到远程监控。

  原来,智慧水务系统可以远传水表实时数据,将水表每月一抄的做法提升为每天传一次数据,设定预警值,运用系统数据进行筛查比对,找出异常用水户,第一时间通知用户解除忧患,做到“异常管理,及时提醒,立即处置”。目前,东山县智能水表的覆盖率已达90%以上。智慧水务系统的运行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以前一个抄表员每月顶多抄2000户,现在不用入户抄表,坐在屏幕前就可以管理近万户,真正做到让智能设备感知水务企业生产、环境、状态等的全方位变化。

  当然,智慧水务的“智慧”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东山运用智慧水务推进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通过智慧水务平台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在一张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全县城乡供水管网和设施的详细信息。哪怕发生破管事故,都可以精准定位到应关阀门的位置,做到城区用水故障接警后15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农村用水故障接警后3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提高抢修效率。

  东山岛淡水资源十分贫乏,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480立方米。谷文昌老书记在东山工作期间,把兴修水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带领全县干群建设红旗水库、南门海堤等水利工程705处、水库20多座。

  多年来,东山传承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坚持城乡统筹、全域覆盖,2011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城乡供水实现“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2019年,东山被列入全省首批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县。2021年,总投资0.66亿元的“智慧水务”系统建成投用,这是全省首个智慧水务系统,全县城乡供水管网信息实现“一站式”管理。2022年,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通水、红旗水库扩容工程完工投用,东山的发展从此基本摆脱用水问题的制约。

  如今的东山县,总用水户约10万户,其中农村用水户约4.5万户,供水覆盖率100%。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供水,东山分片区设立了四个基层管水所,实行“建所到片、运维到村、服务到户”的三级管护机制,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让全岛百姓用上放心好水。

  下阶段,东山还将统筹布局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污水主干管网、污水毛细管网,对全县61个行政村进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预计年底污水收集处理率实现100%;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工程建设和提升,全县4个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均达到一级A标准,尾水将作为河道、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补水,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
中国水利报:用心打造文明示范工地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炭坑溪片区治涝工程现场,一座截洪坝矗立在炭坑溪河道上。炭坑溪上游与古山支流汇集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汇入截洪坝上游,通过排洪隧洞排放至蓝溪干流。

  “目前,福建省已全面进入汛期。工程于4月10日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将在汛期有效发挥区域防洪排涝等综合效益。”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典金介绍,通过“截洪坝挡水、排洪隧洞输水”截排组合,炭坑溪片区治涝工程将炭坑溪上游9平方公里的来水,通过无压隧洞和消能竖井排入蓝溪。

  据了解,炭坑溪流域位于安溪县城厢镇,发源于古山村和经岭村交界处海拔935.1米的五峰山,该流域降雨集中,台风活动频繁。炭坑溪片区治涝工程是安溪县大三环前期建设的配套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排洪隧洞、拦河坝、古山支流隧洞、明渠和生态补水管道等。项目总投资1.58亿元,于2022年5月开工,2023年8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该流域内涝、防洪难题,还将解决炭坑溪深切河谷与区内的交通路网布置和片区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提高下游土地开发利用率,有效促进安溪三环片区开发建设。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单位组建项目法人,制定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管理制度,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参建各方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制,并对各自承担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全面做好工程质量隐患排查、质量风险防范措施,全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同时,参建单位用心做好文明施工,积极打造文明示范工地。该项目荣获“2023年度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

  “项目部自2022年7月5日开始隧洞开挖作业,克服征地、台风、暴雨等各种困难,上下齐心,通力协作,历时574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刘典金介绍。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工程承建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安全生产、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明确各项工程完工时限,强化检查、定期调度,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派专员常驻工地,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提前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全面做好控制性节点工程施工;积极推行全过程、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强化源头管理,严把原材料进场关。

  “2023年汛期,安溪县出现持续性强降水。炭坑溪片区治涝工程在防御台风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截洪排洪作用,有效避免炭坑溪下游片区发生内涝。今年工程进入最终验收阶段后,将更加高效稳定运行,在防洪度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刘典金说。

]]>
关于征求《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设区市住建局,福州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推广应用隔震减震技术管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抗震防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省厅组织起草了《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现向你们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4月30日前,将意见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省厅科技设计处。
  传真:0591-87546724,电子邮箱:3386701395@qq.com。
  附件: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24年4月3日

]]>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关于2023年度福建省建设工程省级优质工程(闽江杯)推荐水利工程项目名单的公示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根据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福建省建设工程省级优质工程(闽江杯)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受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委托,我会依照《福建省建设工程省级优质工程(闽江杯)评定办法及细则》,经专家组要件审核、现场核查,现将福建省建设工程省级优质工程(闽江杯)推荐水利工程项目名单(详见附件)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有异议,请实名以书面形式提交。

公示时间:2024425日至2024430

受理部门: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

联 系 人:杨 扬   

联系电话:0591-87675170、87932093

地    址:福州市东大路150号恒裕大厦A12808

邮    编:350001

特此公布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

2024425

]]>
省水利行业社团党建共建工作组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会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1714029607279.jpg

4月24日,省水利行业社团党建共建工作组召开第一场党纪学习教育专题会,省水利行业社团各党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20人参会。

会上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会议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鲜明导向和目标要求,增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工作。

]]>
水利部召开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会议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本站讯 3月26-27日,水利部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取得显著成效,协同高效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有力有效,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加快推进,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水土保持工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依然存在短板弱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力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会议要求,要按照《意见》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做好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加快划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加大“三北”地区、江河源头区等重点区域预防保护;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关,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强化农林开发活动监管,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资金、质量和安全管理;落实淤地坝防汛责任,确保安全度汛;深化拓展水土流失监测评价,加快国家监测站网优化布局工程建设,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协调机制,开展目标责任考核,推动改革创新,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完善水土保持标准体系,推进数字水保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示范宣传;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会上,河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东、云南、陕西省水利厅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江西省赣州市、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开展分组讨论并考察广州市鸭洞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惠清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部有关司局和直属有关单位,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等单位及水土保持局(处)负责同志,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水利部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2024年度福建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简章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根据住建部注册中心安排,2024年度福建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定于2024年6月1-2日。本次考试采取纸笔考试和计算机化考试(以下简称机考)并行的方式,报考人员可任选一种方式报考(增项考生不能选择机考)。纸笔考试和机考同一试卷,其中机考考试人数设定上限,先报先得(以缴费成功为准),报完为止,纸笔考试报考人数不设上限。具体安排及有关事项如下:

  一、时间安排

  (一)纸笔考试和机考时间安排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6月1日

9:00-11:30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筑、公路、矿业)

13:30—15:30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16:30—18:30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6月2日

9:00-11:30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机电、市政公用、水利水电)

13:30—15:30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16:30—18:30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注:1.《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分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和矿业工程6个专业,报考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报其一。

  2.报考建筑工程、公路工程、矿业工程专业的考生只能在6月1日参加考试;报考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水利工程专业的考生只能在6月2日参加考试。

  (二)网上报名及缴费时间:2024年3月25日10:00-4月6日24:00,报考人员可登录福建省建设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综合服务平台(网址:http://fjrsks.ks365.org/ ,以下简称“考试报名平台”)报名。

  (三)准考证打印时间:2024年5月27日10:00-6月2日24:00登录考试报名平台,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发票领取时间及方式:缴费成功后报考人员可在“通缴云”网站打印报考费电子发票。

  (五)成绩公布时间、考后现场核查时间、发放证书时间及方式: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http://zjt.fujian.gov.cn/)—行业管理—执业注册—资格考试”栏目通知为准(成绩公布时间预计在8月下旬)。

  二、报考条件

  (一)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对照表详见附件1)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均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部分科目免试条件

  符合上述报考条件中第(一)款并满足下列条件者,可以免试相应科目:

  1.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考试:

  (1)具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0年;

  (3)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

  (4)已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建设类执业资格证书者。

  (三)已取得福建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一项相应专业,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增项专业考试”。

  (四)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及《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台办[2018]1号)的文件精神,凡符合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的在闽从业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居民,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五)上述报考条件中的学历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应当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若属于学信网无法查询的学历,请报考人员登录学信网申请本人学历认证,具体申请范围及操作步骤请参阅中国人事考试网“考生问答”栏目中“如何申请学历学位在线验证/认证报告”http://www.cpta.com.cn/question/1525.html相关内容。相关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须在考后现场核查中提交。

  (六)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的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年限。职称指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确认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按满周年计算,其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七)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委办发[2019]1号)精神,本省全日制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报考。

  三、报名办法和程序

  本次考试在九个设区市分设考场,报考人员应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就近报名参加考试。

  本项考试报名实行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考前由考生自行对照报考条件提交报考资料、签署承诺书,考后对成绩合格、拟取得资格证书人员进行公示和现场核查。报考人员对自己提交的报考信息[如工作单位(不得填:无、待业、数字等非实际工作单位)、专业工作年限、学历信息(须按照毕业证如实填写,学历专业不得随意更改)等]及电子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负责。如因报考人员报考时误选、误填、误传,影响资格核查的,由报考人员本人负责。具体程序如下:

  (一)网上报名

  报考人员于2024年3月25日10:00至4月6日24:00登录“考试报名平台”,进行网上报名。

  1.报考人员点击“福建省社会用户实名认证和授权平台登录”,通过“闽政通”帐号扫码或账号密码直接登录考试报名系统,报考人员联系电话默认为闽政通绑定的注册电话号码。在“我的资料”栏目中上传本人近期正面1寸免冠白底证件照,并完善相应个人信息。

  2.点击考试报名栏目,报考人员只能在纸笔考试(建筑、公路、矿业专业)、纸笔考试(机电、市政、水利专业)、计算机化考试(建筑、公路、矿业专业)、计算机化考试(机电、市政、水利专业)、增项专业纸笔考试中选择一种报名。

  3.仔细阅读“考试文件”后,勾选“我已阅读考试文件”,点击“下一步”;认真阅读《报考承诺书》后,勾选“我已同意上述承诺”,并在报考人员签名处填上本人名字后进入下一步,按照系统提示如实填写相应报考信息。报考人员应如实填写学历所学专业并通过报名系统中的专业验证,方可报考。

  4.上传附件。报考信息确认后进入证明材料环节。报考人员选择各自对应的报考条件,按照系统引导及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

  注意事项如下:

  (1)报名表需交给所在单位,经审核确认其内容真实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承诺书上需由报考人员本人签名确认;

  (2)如果报考所使用的学历证书毕业时间无法体现专业工作年限符合报考条件要求的,还需上传专业工作年限证明材料,如前学历、岗位证、社保凭证等;

  (3)上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时都必须包括体现证号及发证机关用印的页面;

  5.填写工作业绩,业绩至少填写一项,所填写业绩要能体现报考条件要求的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以下简称专业工作年限);

  6.确认填报信息与上传的报考材料是否一致,上传的报考材料扫描件是否规范、清晰,确认无误后进入缴费环节。

   (二)网上缴费

  网上缴费平台开放时间为2024年3月25日10:00至4月6日24:00,逾期未缴费的视为放弃报考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65元,《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65元,《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68元。报考人员在报考信息填写确认无误后即可进行网上缴费,确认报考费用缴纳成功后,报名手续才算全部完成。一旦缴费成功,报考信息将不能更改,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四、报考须知

  (一)若因报考人员报名时填报的通讯地址或联系电话有误,导致考试机构发送的短信、电话或寄送的文书未能被本人实际接收,则相关通知发送成功之日或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二)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考试级别为考三科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考试级别为考一科或考二科和考试级别为增项的人员,必须在当年度通过应试科目。

  (三)考试成绩有效期内《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在报考时可直接更换报考专业,《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在成绩有效期内成绩继续有效;考试成绩有效期内《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成绩已合格的考生,在报考时更换报考专业的,有效期内所有成绩作废。

  (四)往年取得考试资格的报考人员除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外,其余报考信息及附件一律不予修改。考试档案一经系统通过,报考人员所填写的信息及上传的报名材料即作为考后现场核查的依据及今后续考和增项考试的报考资格档案。报考人员务必慎重提交报考信息,确保报名材料真实有效。

  (五)报考人员所在单位须对《报名表》信息进行核对,经审核确认真实无误后方可在《报名表》上盖章。

  (六)其他报考相关问题请查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行业管理-执业注册专栏“常见问题解答”栏目(网址http://zjt.fujian.gov.cn/hygl/fjsjszyzgzczx/)。

  五、考试须知

  (一) 应试人员应认真阅读准考证上的《应试人员须知》,并按有关要求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自觉遵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等有关规定,严禁将手机、智能手表(手环)、蓝牙耳机等具有通信、记录、拍照、存储、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等物品带至座位。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身份证件;提供或使用无线电设备等作弊器材;提供或买卖试题、答案;组织或协助组织作弊等均属犯罪行为,处以拘役、管制、罚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进行认定和处理。考试结束后还将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雷同答卷的甄别和认定,对认定为雷同答卷的,按规定给予成绩无效处理,涉及违纪作弊的按相关条款追加处理。考生有义务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考试试卷和答题信息、不被他人抄袭,若有答卷雷同,双方均取消考试成绩。

  (四)《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试卷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纸笔考试中客观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主观题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应试人员在应考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答题前要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注意事项(试卷封二)和答题卡、纸上的作答须知;

  2.使用规定的作答工具作答;

  3.主观题在答题卡划定的区域内作答。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两个科目为客观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纸笔考试:应试人员应考时携带的文具限于黑色墨水笔(含碳素)、2B铅笔、橡皮、直尺和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各科试卷本可作草稿纸使用(不得损坏),考后收回,不再另发草稿纸。

  计算机化考试:所有科目全程均使用计算机作答(系统内置计算器),无需携带计算器。应试人员参加考试仅限携带黑色墨水笔或签字笔参加考试。机考《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配发草稿纸,考后收回。

  六、考试合格标准

  根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福建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的通知》(闽人社文〔2022〕136号)文件精神,2024年度福建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各科目试卷满分的60%

  七、考后现场核查

  成绩合格人员名单将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网址:https://zjt.fujian.gov.cn/hygl/fjsjszyzgzczx/zgks/ksxx/)上进行公示。上述人员应积极配合考试机构的核查,及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或逾期未按考试机构要求接受核查的,视为考试报名无效或者放弃考试资格,按考试成绩无效处理。

  考后现场核查工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组织;各设区市建设局、人社局负责本地区考后资格核查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届时可登录“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http://zjt.fujian.gov.cn/)—行业管理—执业注册—资格考试”栏目查询。

  八、失信处理

  (一)报考人员承诺后,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其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报考要求的,考试报名无效,已缴费用不予退还;取得成绩的,按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取得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的,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无效。

  (二)报考人员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承诺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建立建设类资格考试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失信人员信息视情向社会公布,并通知当事人所在单位;同时将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的失信人员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九、考试大纲

  2024年度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版)为准。

  十、考试机构联系方式

  省属考试经办机构:福建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联系地址: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亭洲路6号•省住建厅金山办公区综合楼217室

  办公电话:(0591)38161636转2,报名系统技术支持(海云天公司):(0755)33872122转3。

  各设区市考试经办机构地址及报名事项咨询电话详见下表。

考  区

核查单位

现场核查地址

咨询电话

福 州

(含平潭)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

福州市建筑业协会

(福州市鼓楼区六一北路532号福州建工大楼四楼)

0591-87520387

厦 门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

厦门市建设执业资格教育协会

(厦门市美湖路9号2楼)

0592-2200289

泉 州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泉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泉州市丰泽区海星街100号东海大厦政务服务中心)

0595-22132223

0595-22132253

漳 州

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漳州市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漳州市胜利西路95号)

0596-2594470

莆 田

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楼人教科(莆田市荔城区延寿路1786号)

0594-6902156

三明

三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明市建设人才服务中心

(三明市三元区中山路258号建设宾馆2楼)

0598-8339968

南 平

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南平市住建局人教科

(南平市建阳区武夷新区商务写字楼2号楼3楼4单元B325)

0599-8722957

龙 岩

龙岩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服务中心

(龙岩市南环西路52号建设大厦10楼)

0597-2282399

宁 德

宁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宁德市政务服务中心

(宁德市镜台山路 9号,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北侧三楼市住建局窗口 312室)

0593-2290571

  附件:

  专业对照表

                        福建省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委员会

                              2024年3月15日

]]>
关于报送2023年度工程技术人员土建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省直有关单位,厅直属各单位:

  经研究,现将2023年度工程技术人员土建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对象

  (一)凡在我省省直厅局、省属企业、省属高校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含装配式建筑、BIM)、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建筑机械施工、市政工程设计施工、风景园林设计施工、燃气工程设计施工、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工程检测、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等岗位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并符合《福建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闽人社发〔2021〕1号)和《福建省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条件》(闽工信职改〔2023〕19号)等规定条件的人员,均可申报评审中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二)台湾地区居民可根据《关于开展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闽人发〔2008〕70号)规定的条件,自主申报评审。

  二、任职截止年限

  申报人员任职年限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学历、业绩、代表作等申报材料不迟于该时间。

  三、申报专业

  申报人员根据从事工作岗位和业绩选定相应的申报专业,具体专业名称参照《工程系列土建专业职称评审申报专业指导目录》(闽建人〔2023〕16号)填写。

  四、申报程序

  职称申报采用网上申报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办法。

  (一)网上申报

  1.申报人登陆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从首页标题栏“行业管理-建设人才-培训教育”中点击进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职称申报系统”后,进行注册、登录、填报。

  2.网上信息填写完整确认无误后提交申报(如有错误可撤回修改),打印《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申报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封面》。

  3.网上申报时间:2024年3月25日至4月25日。

  (二)逐级现场审核

  1.用人单位审核推荐。所有申报材料须本人诚信承诺并经所在单位审核确认并盖章,用人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并在《评审表》中的“基层单位推荐意见”内注明:经公示(某年某月某日至某日),材料真实无异议,符合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同意推荐。

  2.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推荐。评审材料须经省直厅局、省属企业、省属高校职改办审核,并在评审表“呈报单位意见栏”签注推荐意见并盖章。

  3.省住建厅职改办现场审核。对申报材料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需要补件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一次性补齐,逾期未补充完善的,视为放弃申报。

  省住建厅现场审核时间安排:2024年4月22日至4月26日。

  现场审核地点:省住建厅直属单位金山办公区省建设人才与科技发展中心514室职称收件室(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亭洲路6号),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4.单位5人以上申报的,可提前预约,由专员集中报送。

  联系电话:0591-88072826。

  附件:报送材料及有关要求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2月29日

]]>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省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近日,中央媒体和福建日报集中推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相关报道,在全省各地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谆谆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建设与增收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开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省。

  “从一湖水到一座城,厦门久久为功,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绘就了美丽中国的‘厦门画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表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亲自组织推动厦门筼筜湖、莆田木兰溪等治理工作,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为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提供了丰厚的学理支撑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我们将继续深挖“富矿”,深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学习宣传,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走深走实。

  省发改委干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亲自部署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开创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为福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厦门实践是福建坚定不移传承、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省建设蓝图,久久为功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质量保护协同并进的生动写照,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前瞻性、战略性和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下一步,省发改委将充分发挥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省战略,更高起点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统集成、纵深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域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省建设,持续擦亮福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厦门实践”经验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谱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海湾型城市治理篇章。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进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谋划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管,坚持陆海统筹、海河联动、城乡一体系统治理,逐步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以钉钉子的实干精神和扎实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开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充分体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发展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扎实推进从生态省建设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再向美丽福建建设不断深化。新征程上,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挖掘“厦门实践”典型经验,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省。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珍说:“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充分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可以协同推进的。在过去的一年里,省环科院坚持生态优先的导向,参与完成厦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加大入海入河排污口调查,编制出台了福建省美丽河湖、美丽海湾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美丽福州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协助地方成功申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将进一步加大美丽系列建设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科技支撑力度,并充分吸收‘厦门实践’经验,做好‘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一项重大改革。”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多年来,福建持续深化林改,美了生态、强了产业、富了林农、稳了林区。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支持我省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全省林业系统将继续聚焦“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两山如何转化”五个难题,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提档升级、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力开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的“三多”改革试点,为全国深化林改立标杆、作示范。

  “厦门生态保护修复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玉宗说,“厦门资源规划系统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以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继续完善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逐步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蔡伟中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践行‘20字方针’,久久为功开展筼筜湖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城乡水环境,深化海漂垃圾治理,精雕细琢厦门特色园林绿化景观,加快构建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果,让‘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更富魅力。”

  “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厦门市湖里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宝珠表示,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关于举办2024年第二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李国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本站讯 2月20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紧密结合水利实际,深入研究面向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部领导王道席、朱程清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水利技术标准对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性、引领性、推动性、基础性作用,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水利勘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生命周期,统筹物理工程与数字孪生,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基本原则,加快建设有利于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三统筹、一具备”基本原则,坚持导向性、引领性、推动性、基础性,对现行水利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检视评估、及时修订完善。要按照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要求,对照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认真查找空白、加强研究,抓紧相关领域技术标准制订。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水利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水利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有关专业司局单位的职能作用,建立全覆盖的技术标准台账,科学设定技术标准有效期,紧盯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动态评估、及时更新,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国水利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编者按: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水利人勇往直前、水利事业取得非凡成绩的一年。围绕2023年水利改革发展中的新举措、新探索、新成效,本报今日起推出2023年度回眸系列特稿,回顾过去一年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全方位展现水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的有力支撑和保障!敬请关注。 

  长江之滨,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开工建设,安庆河段治理、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工程加快实施,长江岁岁安澜更有“底气”。

  黄河岸畔,历经几十载论证的古贤水利枢纽开工准备步伐加快,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将再添一道“利器”。

  东北大地,黑龙江粮食产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等陆续开工,大国粮仓根基更加坚实,“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青藏高原,蓄集峡水利枢纽、湘河水利枢纽捷报频传,各族群众饮水安全更有保障,边疆地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景,见证了2023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高速推进的强劲势头,为水利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留下了鲜活注脚。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水利部门心怀“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围绕《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建设任务,勇担当、善作为,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创新高,为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预期持续向好、经济持续好转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奏响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讲大局 勇担当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创新纪录

  “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12月11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回顾2023年经济工作。

  回首这一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中国经济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严峻形势,压力挑战不比疫情三年少。

  是挑战,更是机遇。有压力,更有信心和干劲。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做出明确部署,水利建设被寄予拉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厚望。

  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国家水网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做出顶层设计,一幅面向2035年的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宏伟蓝图全面铺开。

  “要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水利部抓早抓实,持续强化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水利投资落实和工程建设会商调度,水利系统上下联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水利建设成绩单显示: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2.79万个,44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2238亿元,完成投资11996亿元,均超1万亿元年度目标,再创历史纪录;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一批重大工程实现了重要节点目标。

  高基数之上实现明显增长,水利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不畏艰辛的勇挑重担、砥砺前行——

  2023年5月30日,总投资670亿元的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开工,成为《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一个开工的国家水网重大骨干工程。

  “吉林速度”离不开前期工作的扎实推进。据吉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水利厅成立了106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分设3个工作组,集全系统之力分秒必争推进工程前期工作,用3年时间完成了工程前期立项审批。

  重大工程早一天开工,就能早一天拉动就业、带动经济。水利部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实行清单管理,按月跟踪调度,对重大工程每周跟踪通报。各级水利部门主动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合会商,逐环节解决重大工程用地、环评、项目审批等难点堵点问题,推进工程多开早开,河北雄安干渠供水工程、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等44项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开工建设。

  “特别是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截至11月底新开工水利项目数量,较2022年同期增加10%以上,全力推进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和灾后恢复重建。”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说。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科学有序的统筹推进、高效协作——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盐城段,工人们抢抓岁末关键期,加紧开展堤防护坡预制块施工。“项目部共投入150台挖掘机、300台渣土车、500名施工人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程盐城段二标项目经理彭海说。随着工程建设用地日前获批,工程全线开工建设脚步日益加快。

  聚焦工程实施进度、投资完成等重点问题关键环节,水利部多次组织开展调度会商,对进度慢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建设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由于2023年工作抓得早、抓得细、抓得实,从3月份开始,单月完成投资基本都在1000亿元以上,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一以贯之的开拓创新、敢作善为——

  “要切实改变以往完全依赖财政支持的旧思路,全力推广‘全域全要素资源整合’招商理念,提升水利项目对社会投资主体的吸引力。”广东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

  广东水利发展近年来驶入“快车道”,2023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1000亿元,总投资达606.43亿元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也已进入全线施工阶段。面对巨大资金需求,省水利厅持续加强银企沟通交流,建立融资双向选择机制,不定期组织项目推介,实现项目与资本的精准对接。

  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高效协作,是水利建设投资节节攀升的重要保障。在全国落实的12238亿元水利建设投资中,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金融信贷、社会资本5451亿元,占比44.5%,成为一大亮点。

  近期出台的《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具有发电功能的水利项目等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点领域,更进一步激发了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水利投融资改革迎来全新机遇。

  2023年10月24日,重磅利好再次传来!中央财政在2023年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

  水利部门迅速行动,全力抢抓增发国债这一历史机遇。截至目前,增发国债前两批项目预算已下达,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大量水利项目得到国债资金支持。水利部正扎实做好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组织实施,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畅循环 增效益

  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加快构建

  2023年11月15日,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中控室大屏幕上显示着工程安全运行的天数:1762天。

  说起东线一期工程,山东德州市武城县庞庄村村民张金云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喝地下水,含氟量大,村民普遍患有黄牙病。现在我们用上了长江水,口感好,没水垢。”

  一渠通南北,润泽利千秋。提级北上的“南来之水”,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城乡居民用水安全的“生命源泉”。

  水资源格局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我国水资源“家底”并不富裕且分布不均。构建国家水网,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的迫切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必然要求。

  2023年,根据《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建设任务,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全力推进国家水网工程建设。

  看主骨架、大动脉——随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南水北调与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连通步伐加快,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日趋完善。

  看骨干输排水通道——在推进一批在建重大引调水工程的同时,吉林水网骨干工程等15项国家水网骨干输排水通道工程陆续开工,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优化。

  看重大结点工程——四川三坝、云南桃源、安徽凤凰山、河北青山、湖北姚家平等14项大型水库开工建设,将在国家、区域和省级水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离不开国家骨干网的有序建设,也离不开省级水网、市级水网、县级水网的系统推进。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有关部署,水利部开展水网先导区建设,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广东、浙江、山东、江西、湖北、辽宁、广西7个省(自治区),于2022年8月入选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一年多时间里,7个先导区省份精心组织、大胆探索,在组织推动、水网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水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数字孪生水网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9月,备受关注的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第一批市级和县级水网先导区名单公布。湖北天门市成功入选首批县级水网先导区。

  “要充分认识荣誉来之不易,各地各部门要共同守住这份治水荣誉,保持拼劲,持续争先创优,在各领域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天门市委书记、市长纪道清说。天门市计划投资248亿元建设34个重点水利项目,筑牢防洪排涝网,织密灌溉供水网,打造绿色生态水网,构建智慧数字水网,建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体系。

  建设数字孪生水网,是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题中之义。

  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已基本实现工程安全动态综合评估及供水、水质安全精准模拟;浙东数字孪生水网初步实现了安全监视、调度决策、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功能,有效提升了水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

  当前,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正稳步推进。数字孪生国家骨干水网建设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和广东、浙江、山东等10个省级水网先导区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有序开展,市级和县级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启动,水网建设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

  稳投资 促就业

  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一直非常渴望政府能启动这个工程,建成后就可以把好水调来山口镇,解决我们的饮水安全问题和灌溉用水问题了!”

  2023年9月8日,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开工,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农村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陈海难掩激动心情。这项广西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显著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南宁、北海、钦州、玉林等地缺水情况,为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为老百姓生产生活引来“放心水”,为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引来“生态水”,为产业发展引来“发展水”——这是环北广西工程效益的生动写照,也是重大水利工程给受水区域带来巨大变化中的一部分。

  在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蒙河岸畔,双堠水库工程正加快建设。“工程预计总投入钢筋8300多吨、水泥15万多吨、石材9.8万立方米,能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邵光辉介绍。

  重大项目是稳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2023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再上1万亿元台阶,有力拉动水泥钢筋、机电装备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的优势,对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牵引作用。

  大规模水利建设还催生了众多新就业岗位。在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刘强高兴地说:“安全培训后就能上岗,一个月能挣9000多元。”作为云南截至目前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2.5万余个,间接创造上下游产业就业机会约1240万个。

  水利部数据显示,2023年水利建设吸纳就业273.9万人、较2022年增长8.9%,发放工资568亿元、增长38.2%,更多的劳动者在水利建设中获得了更多劳动报酬。

  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带来的变化不只如此。随着一条条灌渠穿行沃野、一座座大坝拔地而起、一个个引调水工程穿山越岭,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在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各方面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在湖北,2023年6月26日以来,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两台机组相继投产运行,目前累计发电量已突破1亿千瓦时。待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6.1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近80万吨标准煤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6.5万吨。

  在甘肃,当地人民渴盼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供水工程二期工程实现通水。2023年8月15日通水当天一大早,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的村民奔走相告通水的喜讯。“我们盼了几十年的甜水梦终于实现了。”村民靳志强说,有了洮河水,水质好了,用水也方便多了。

  在粤港澳大湾区,从大藤峡水利枢纽等多地奔流而来的淡水,强有力地压制住了珠江口多轮咸潮。“由大藤峡调水到澳门,时间缩短到3天,调水精度和效率都有效提升,保障了澳门供水安全,让澳门居民不会喝上咸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厅厅长林纯说。2023年9月2日,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工程综合效益将进一步发挥。

  在安徽,随着引江济淮主体工程试通水通航,连通长江与淮河的江淮运河也迎来全线贯通,构建起纵贯豫皖苏沪四地的南北水运大动脉。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杨运林介绍,目前经江淮运河进芜湖港的集装箱航次越来越多,芜湖将进一步依托江淮运河做强枢纽经济。

  …………

  水润华夏,泽被万物。中国大地上,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在保障流域、区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顶梁柱”和利长远谋发展的“新引擎”。

  发展不停步,奋斗无穷期。新的伟业在脚下也在前方,水利部门正抢抓机遇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
水利部召开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座谈会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本站讯 1月16日,水利部在石家庄召开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3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部署安排2024年重点工作。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出席会议并讲话,总规划师吴文庆主持会议。

  陈敏充分肯定2023年水利规划计划取得的明显成效。一年来,各级水利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投资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增长10.1%;黑龙江粮食产能提升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太湖环湖大堤实现全线达标;国家水网建设全面提速,新开工吉林水网骨干等骨干输排水通道工程,启动第二批省级、第一批市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陈敏强调,要深刻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坚持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增强规划计划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新性。2024年要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要着力加快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加快完善国家水网规划体系。要深入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推动一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加快北方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抓好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实施,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要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运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北省水利厅等9家单位作交流发言。国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参会。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负责同志和规划计划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
我省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记者从30日召开的全省税务工作会议获悉,福建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我省上线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和新电子税局,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全场景缴纳税费,创新推出的“税事同屏”“税信码”获省营商办全省推广;在全国首推“海上医社保服务站”“台胞医保服务中心”,便利特殊地区、特殊群体缴费;“闽捷办”品牌在省委省政府绩效创新项目评审中蝉联监管和服务单位第一名。深化征管改革三年来276项任务已完成248项,在全国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中期评估位列第一梯队。

  据悉,今年我省将完成新电子税局全面推广、金税四期税务人端“慧办”平台上线。稳妥推进数电票推广扩围工作,积极推广数电票乐企服务平台。推广“税悦工作室”线上平台,打造“项目管家”和“税收特派员”升级版。试点研发项目事前鉴定提级服务、试点推广出口退税便利化措施,持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记者 王永珍 实习生 黄煜开)

]]>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评选工作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水利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引导我省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积极争创“大禹奖”,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根据福建省水利厅关于委托承办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评选活动的通知函(闽水函[2021]488号),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以下简称“文明工地”)评选工作。《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见附件1。现将评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及考核标准

1. 评选范围为本省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大、中型水利工程,或工程建设管理特别优秀的小型水利工程;

2. 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考核赋分标准(以下简称“考核标准”,见附件2)。

二、申报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以材料寄出之日为准),逾期概不受理。

三、申报条件

1. 符合《办法》第二章 第六条创建标准;

2. 不存在《办法》第二章 第七条所列情形之一;

3. 符合《办法》第四章 第十五条(一)规定。

四、申报材料

1.按照《办法》的要求,填写申报表并提供如下纸质申报材料(见附件3):

(1)申报表(签章原件);

(2)诚信承诺书(签章原件);

(3)围绕考核标准六个方面考核内容的文明工地创建相关材料。

以上纸质材料应按顺序装订成册(附目录),合订本(采用A4规格打印)一式两份。

2.提供如下电子文档(用U盘存储),一式一份:

(1)提交的纸质材料扫描件(pdf文件);

(2)反映文明工地创建过程的视频文件(不超过6分钟,mp4格式)。

五、其他事宜

1. 本次申报评审不收取任何费用;

2. 纸质申报材料与电子文档,请在申报截止日期前寄送至协会;

3. 材料寄出前,经办人须提前与我会工作人员联系,以免材料丢失。



寄件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东大路150号恒裕大厦A座12层808单元

联系人:杨 扬 

电  话:0591-87675170、87932093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
2024年5月16日

]]>
福建日报: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日前,漳州市印发《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把2023年在全市开展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作为常态化推进措施,巩固水土流失防治成果。《方案》中提到,将实施预防保护工程、绿色发展工程、重点治理工程、示范引领工程等多项推进措施。

《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0万亩,水土保持率达90.49%以上,诏安县、平和县、云霄县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率达90%以上,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据悉,此前出台《市直水土保持主要工作部门防治责任清单》《市直水土保持有关部门防治责任清单》《市级水土保持工作联席会议制(试行)》(简称“两单一会”),在全省属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此次新出台的《方案》把深化“两单一会”应用列入推进措施,体现漳州特色。
]]>
福建省水利厅关于修订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2年版)部分条款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设区市水利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水利局:

为适应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信用管理相关要求,暂时停止信用分应用。现对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有关信用分应用部分进行修订,主要如下:

一、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2年版)修订内容
1.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7.1“中标候选人公示”(5)(6)中提到的“投标人信用分”以及“信用分取值”。
2.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附件二“开标记录表”中的信用分栏。
3.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4(1)“商务评分标准(满分10分)”,信用分与商务评分挂钩,信用满分为10分。暂停信用得分对所有施工企业的使用,全部按0分计算。
4. 第三章“评标办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详细评审标准”中“投标价(评标价)评审方法”P2点用到投标人信用系数。为考虑后期重新启用信用评价体系,范本中公式保持不变,p2分数以1.0分计算。
5. 删除第八章“投标文件格式”第一节“资格文件格式”的“十六、投标人承诺书”中“保证《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平台》公布的填报资料内容真实、准确,为我单位的真实意愿表达。”相关内容。

二、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监理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2年版)修订内容
1.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7.1“中标候选人公示”(5)(6)中提到的“投标人信用分”以及“信用分取值”。
2.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附件二“开标记录表”中的信用分栏。
3.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4(1)“资信业绩评分标准(满分30分)”,信用分与资信业绩评分挂钩,信用满分为10分。暂停信用得分对所有监理企业的使用,全部按0分计算。
4. 删除第六章“投标文件格式”第一节“资格文件格式”的“十六、投标人承诺书”中“保证《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平台》公布的填报资料内容真实、准确,为我单位的真实意愿表达。”相关内容。

三、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2年版)修订内容
1.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7.1“中标候选人公示”(5)(6)中提到的“投标人信用分”以及“信用分取值”。
2.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附件二“开标记录表”中的信用分栏。
3.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4(1)“资信业绩评分标准(满分35分)”,信用分与资信业绩评分挂钩,信用满分为10分。暂停信用得分对所有勘察设计企业的使用,全部按0分计算。
4. 删除第六章“投标文件格式”第一节“资格文件格式”的“十五、投标人承诺书”中“保证《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平台》公布的填报资料内容真实、准确,为我单位的真实意愿表达。”相关内容。

四、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设备采购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2年版)修订内容
1.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7.1“中标候选人公示”(5)(6)中提到的“投标人信用分”以及“信用分取值”。
2.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附件二“开标记录表”中的信用分栏。
3.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4(1)“商务评分标准(满分20分)”,信用分与商务评分挂钩,信用满分为10分。暂停信用得分对所有设备供应企业的使用,全部按0分计算。
4. 第三章“评标办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详细评审标准”中“投标价(评标价)评审方法”P2点用到投标人信用系数,为考虑后期重新启用信用评价体系,范本中公式保持不变,p2分数以1.0分计算。
5. 删除第六章“投标文件格式”第一节“资格文件格式”的“十三、投标人承诺书”中的“保证《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平台》公布的填报资料内容真实、准确,为我单位的真实意愿表达。”相关内容。

五、福建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材料采购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2年版)修订内容
1.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7.1“中标候选人公示”(5)(6)中提到的“投标人信用分”以及“信用分取值”。
2. 删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附件二“开标记录表”中的信用分栏。
3.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4(1)“商务评分标准(满分20分)”,信用分与商务评分挂钩。暂停信用得分对所有材料供应企业的使用,全部按0分计算。
4. 第三章“评标办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办法前附表中2.2“详细评审标准”中“投标价(评标价)评审方法”P2点用到投标人信用系数,为考虑后期重新启用信用评价体系,范本中公式保持不变,p2分数以1.0分计算。
5. 删除第六章“投标文件格式”第一节“资格文件格式”的“十三、投标人承诺书”中的“保证《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平台》公布的填报资料内容真实、准确,为我单位的真实意愿表达。”相关内容。

本通知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福建省水利厅
2024年4月26日


]]>
福建龙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1党建活动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参观“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结合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计划,85日下午,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党员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展览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为主题,共设计了“序章”、“综合展示区”、“部门展示区”、“展望”4个展区,通过2700余幅图片、185件实物、3000余册图书,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成立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取得的显著成绩和深刻变化。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展区,大家驻足观看了“水利部”和“加强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的建设成果展示和相关政策文件,重点学习了全国各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党组织作用,立足本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要活动、助力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为群众办实事,维护会员单位利益,助推行业发展的相关事迹。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而付诸的种种努力和实践。这些令人称赞的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大家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信心和决心。协会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提升党务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


]]>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关于开展2021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会员单位:

根据福建省质量强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发市场监管总局等20个部门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闽质强省办[2021]5号,详见附件1),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受省水利厅委托,决定在全省会员单位在建工程中开展2021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会员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根据在建水利工程实际,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为活动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安排,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

二、各会员单位要针对各自在建的水利工程项目,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各环节的质量隐患排查,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际成效,迎接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强监管的各项检查。一是各施工单位要对工程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主要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主要机械设备到位,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构配件质量检测,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的制定与落实,档案规范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整改、完善,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二是各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现场监理,监理规划、细则、规章制度建立及落实,总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人员到位,工程建设进度、资金、质量控制措施及监理效果,工程建设安全监理控制及效果等工作,进行检查、整改、完善,做好监理控制工作。三是检测单位要严格按照检测规范,做到检测及时,数据真实,结果准确。四是开展在建工程质量隐患自查自纠并做到各环节全覆盖。五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三、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宣传及提升活动。一是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各具特色质量宣传,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可融合传统与新兴媒体优势,开展“质量月”活动主题宣传,如施工现场张贴大型横幅标语(标语口号详见附件1中的附件2)、制作宣传海报(或专栏)、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多媒体广告等,使水利建设人员充分认识提升质量的重要性。二是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分析咨询、质量提升培训、QC小组及质量专题讲座等活动,着力质量提升。三是开展质量激励、质量技术帮扶、先进质量技术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推广等活动,获得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奖的企业,要积极参与“质量月”活动,推进行业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总之,各会员单位要围绕活动主题,突出质量提升重点,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不拘一格、注重实效、因地适宜地开展“质量月”活动。通过活动,大力提升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推进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我会拟对2021年“质量月”活动组织得力,效果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本次评比表彰实行报备制,欲申请参加福建省2021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先进单位评选的单位,须填写《福建省2021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先进单位评选报备表》(详见附件2),于910日下午5时前,发送至协会邮箱。活动期间,我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参加本次“质量月”活动评先表彰单位的“质量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活动期间,各单位可将活动相关文字报道、图片发送至协会邮箱,以便秘书处及时在协会网站“会员动态”栏展示会员风采。

开展活动的单位应于109日前,将全部活动情况的纸质材料(按目录章节编排,胶装印刷)、电子文档及反映“质量月”活动内容、特色的视频和图片(视频为高清格式,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像素在1024×768及以上,图片请配简要文字说明),以及福建省2021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开展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3),一并报送我会。

联系人:杨      赵冬冬      

  话:0591-87675170

  箱:fjsslgcxh@163.com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

2021831

]]>
关于进一步强化房建市政工程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设区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

  近期,我省莆田(仙游)、泉州(泉港)、厦门等多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加强房建市政工程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在建项目从业人员安全健康,坚决有效遏制疫情发生和扩散,各地要督促各在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以及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有关部署要求,压紧压实项目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强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有关事项强调如下:

  一、强化施工现场封闭式管理。施工现场应严格落实封闭式集中管理,特别是施工工地集中居住人员应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实施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工地现场人员外出流动;现场要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出入口应由防疫专员负责对进入人员落实查验体温、查验健康码、佩戴口罩等,严格排查人员行程轨迹,发现有近期中高风险地区经停史、旅居史的人员,应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住建部门及属地社区报告,并做好相关管控和居家隔离人员生活保障。

  二、严格核实项目人员到岗履职情况。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质量主体责任,坚持进度服从安全质量,严禁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等;要从严掌握施工条件,对因疫情防控需要造成项目经理、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总监等关键岗位人员无法到岗履职、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不得继续施工。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地要立即组织对在建项目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检查方式要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手机视频等信息化手段,重点检查施工工地封闭式管理和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等。对未按规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参照《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办法(2018版)》第二十四条规定给予施工单位扣分处理。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21年9月14日

]]>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抗洪抢险工作表现突出施工企业的通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关于2020年度水利建设市场主体(施工、监理、招标代理、质量检测单位)信用评价结果的公告(第一批)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804429f9a064edf2c8c5710edb009de.jpg


附件列表

施工、监理、招标代理、质量检测单位信用评价结果名单.pdf

]]>
关于2020年度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的公示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附件列表

附件:2020年度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结果公示.pdf

]]>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关于2020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拟表彰先进单位的公示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会员单位:

根据新时期“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进一步落实好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工程质量问题及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2020年8月,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的通知》(闽水协2020[43]号)。这次“质量月”活动,各会员单位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围绕在建工程开展了突出各自特点,具有各自特色的各项活动,为保障我省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及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经协会一届十二次会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拟对2020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突出单位予以表彰。为增加评选表彰工作的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现予以公示:

先进单位(共109家)

一、   厅属单位(2家)

1.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2.      福建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二、   福州市(20家)

1.      福建润闽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2.      海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      中水兴锋盈控股有限公司

4.      福建东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      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      福建星洲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7.      福建融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8.      福建西正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9.      福建省凌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0.      长禾建设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11.      福建省禹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      福建省佳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3.      福建省雨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14.      杰垲(福州)建设有限公司

15.      福建南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6.      福建省岚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7.      福建誉洲建设有限公司

18.      福建东盈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19.      福建中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      福建省博远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   厦门市(5家)

1.      厦门安能建设有限公司

2.      福建省龙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      福建省百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4.      厦门亿胜建设有限公司

5.      福建合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   宁德市(19家)

1.      福建省旺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      福建省东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      日昌(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4.      福建省金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      福建省霞浦县江海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6.      福建金泰泷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7.      福建中建天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8.      福建万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9.      福建东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0.      福建浚源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11.      福建省京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      福建省德力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13.      宁德市建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4.      福建誉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5.      福建川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6.      福建正爵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7.      福建信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8.      福建省良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9.      福建省天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五、   莆田市(4家)

1.      晔晨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2.      莆田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3.      福建省班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      福建晔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六、   泉州市(8家)

1.      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

2.      福建省江海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3.      福建永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4.      泉州水务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福建省惠安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6.      华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      福建泉福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8.      福建省中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七、   漳州市(6家)

1.      福建省建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      福建闽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3.      福建芗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4.      福建步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5.      福建群达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6.      福建芗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八、   龙岩市(19家)

1.      福建省梁禹工程有限公司

2.      福建省汀江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3.      福建省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      福建省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      福建省东升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6.      福建前程建设有限公司

7.      福建省昶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8.      福建江隆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9.      福建省瑞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0.      福建百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      福建省业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      福建振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3.      福建省盛锦水利水电有限公司

14.      龙岩华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5.      福建省君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6.      福建清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17.      福建大河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18.      福建龙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9.      福建新禹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九、   三明市(14家)

1.     三明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2.     福建省中禹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3.     福建省崇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     福建省禹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     泰宁县鑫辉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6.     福建省红日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7.     福建省明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8.     鼎展(福建)投资有限公司

9.     福建省南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10.    福建省毅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1.    三明鑫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    福建省华舜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13.    中际远宏(福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4.    水玲龙(福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十、   南平市(12家)

1.      福建省南平市水利电力工程处

2.      福建鸿鑫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      福建旺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      福建致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      福建南平剑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6.      福建兴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7.      福建省腾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8.      福建南平九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9.      福建南平华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0.      福建鑫联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1.      福建北极星建设有限公司

12.      福建东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将加盖单位公章或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电话的书面材料反映或举报至我会秘书处。

公示时间:2020年12月2日至8日

联 系 人:杨 扬

联系电话:0591-87675170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

2020年12月2日





附件列表
]]>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关于表彰2020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先进单位的通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会员单位:

根据省水利厅安排部署,我会于2020年8月下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的通知》(闽水协[2020]43号),在省内在建水利工程中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

这次“质量月”活动,各会员单位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质量隐患排查 及早解决问题”和“建设质量强国 决胜全面小康”这两个主题,以省内在建工程为抓手,开展了突出各自特点、具有各自特色的各项活动。一是水利工程参建企业对现场管理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检测等工作,进行检查、整改、完善;二是开展在建工程质量大检查,查找质量隐患,解决质量隐患,做到在建项目自查自纠全覆盖;三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四是采用施工现场挂横幅标语、布置质量宣传栏、制作工程质量宣传公益广告视频、召开工程质量分析会、组织质量攻关活动、网络平台质量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质量月”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为保障我省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及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经协会一届十二次会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并经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网站公示,决定对下列2020年开展“质量月”活动突出单位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各自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全省会员单位要以先进单位为榜样,以在建工程为抓手,为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为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开创新时代福建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奋发作为,再立新功。



福建省水利工程协会

2020年12月9日




附件列表
]]>
关于印发《福建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各设区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的通知》(建质〔2018〕95号)相关要求,规范企业质量安全行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制定《福建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福建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20年10月23日


附件下载:
]]>
停车场道闸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交通标志牌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室内外塑胶地板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地坪漆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标线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永定河“一河两岸”滨河休闲绿廊(龙角桥到客家博览园)工程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 惠安县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惠东应急备用水库)--惠东干渠 Sun,22 Dec 2024 22:14:41 +0800 ]]>